随着生产要素倒逼影响的加剧,我市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已进入实质性阶段。淘汰落后产能是腾出资源空间,实现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服务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但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错综复杂,既有经济的,又有社会的;既有思想观念上的,又有体制机制上的;既有企业或个体的,又有政府部门的,各种矛盾将不可避免地发生碰击和冲撞。因此,面对各种困难,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政策和办法,周密部署,务实推进,才能真正实现产业“低退高进”转型升级的目标。
一、 淘汰落后产能面临的困难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市产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高污染、高能耗行业比重较大。“十二五”期间我省把淘汰落后产能被列为产业整治提升的一项重要内容,重点整治的行业为铅蓄电池、电镀、印染、造纸、制革和化工等六大行业,我市主要涉及了电镀、印染、造纸、制革和化工五大行业。另一方面,我市落后产能退出的激励和约束措施还不完善。淘汰工作的面临难题很多。
1、思想认识不足。淘汰落后产能涉及多方利益格局的调整。因此,许多人对此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官员怕影响政绩,没有把握的转型升级还不如少动或不动,怕砍掉一块就少一块,没有好的项目,不如守守摊子混混日子。企业经营者也求稳怕变,面对利益机制的调整,缺乏社会责任感,有的还为一己私利,挤占生产要素和环境容量,在淘汰过程中漫天要价、阻拦进程。
2、目标步骤不清。到目前为止,我市淘汰工作还处于“顺其自然”状态,最近两年完成的淘汰成绩,实际是前几年企业自然淘汰的产能为主。现在,淘汰目录初步形成,但还没有精确聚焦到我市具体的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工艺和产品上来。还缺少清晰的时间表,淘汰任务还没有纳入政府工作考核范围,
3、配套协调不够。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牵涉面广,实施过程涉及许多法律及政策性问题,在兼并重组、债务处理、就业安置、土地置换、转产发展等方面还缺乏配套政策,有待各方面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推进合力。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对“问题企业”、“问题行业”“问题区域”的处理上,往往下不了重手。
二、我们的对策建议
1、加强领导,凝聚合力。建议建立市领导牵头的领导小组,并从各有关局抽调一批专业性较强的业务骨干和相关人员,组成强有力的工作班子,明确分工,各司其职,统筹协调各项工作的开展。同时,各地也应建立相应的组织,形成上下对接的工作网络,以保证工作的稳定和有序。加强宣传,把全市干部的思想认识统一到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是确保我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宜居家园、造福子孙后代的认识上来;使企业经营者正确认识大局与局部的关系、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和关系,以积极的姿态融入到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中去。
2、突出重点,明确目标。我市整治的重点是电镀、印染、造纸、制革和化工五大行业,要结合我市实际,将市域内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安全风险大、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其他行业落后产能一并纳入整治和淘汰的范围,确定我市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以上级文件明确规定必须淘汰的质量指标和内容要求为标准,真抓实干,抓出成效。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以为民造福的理念、只争朝夕的精神、科学求真的态度、创新务实的作风,勇于担当、克服困难、化解矛盾、创造实绩。
3、出台政策,强化支撑。要重视政策的正强化作用,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如,对关停企业,要出台补助政策,妥善处理土地置换、经济补偿、人员安置和债务等问题,在土地的处置上,为提高关停企业的积极性,可探索原有土地通过改变用地性质公开拍卖后提取一定的比例给予奖励的办法;对转型升级的企业,要出台扶持政策。对转型的,侧重于落后产能淘汰的补助,对升级的,重点是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的扶持;对行业内兼并重组的企业,要出台鼓励政策。既可在双方自愿基础上,以股份制形式组建,也可探索兼并企业对被兼并企业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的办法。对于兼并中吸纳安置被兼并企业职工的,要根据人员数量,给予相应的奖励。要认真把握好操作规程的制订。确定关停企业应通过专业的界定,增加操作的透明度,实行经济补偿和资产置换,要经过公正、客观地评估,还可考虑建立企业关停的答疑制度,以提高权威性和公信力。
另外,还应探索建立传统低端产业退出机制,以腾出空间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可通过与中西部地区加强联系沟通与项目对接、在中西部合适区域共建工业园区等方式与途径,将传统低端产业整体转移出去。
4、部门联动,从严执法。工作的推进是否有成效,除了政策的柔和性、操作的公正性之外,还要显示执法的严肃性。要整合行政执法资源,形成高压态势,开展联合执法,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多管齐下。加大对高污染、高能耗落后工艺和设备的检查力度,采取差别电价、水价等办法,倒逼环境、能耗资源占比大、社会效益产出少的落后产能加快退出。同时,对积极实施淘汰、转产的企业,用足各项减免、补偿优惠政策,给予充分的鼓励。要注重把握轻、重、缓、急,区分不同对象,各有侧重。对难以治理、群众反响较大的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以刚性执法为主,适度给予补助;对能耗和污染都不严重、但需淘汰的企业,则以鼓励为主,同时要辅以资源配置的制约。